近日,應意昂4体育平台長聘教軌副教授李浩邀請,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陳傑做客環境意昂4第14期“環青椒聊吧”👱🏻♀️,在綠色環境樓200會議室帶來主題為“面向太陽能燃料合成的半導體結構設計”的精彩報告。此次報告由李浩主持🤞。
太陽能燃料合成是指利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的碳氫燃料,是將間歇分散的可再生能源儲用的一類儲能技術。目前,太陽能燃料合成技術分為光催化🛻、光電催化、光伏-電催化三條技術路線🦓。從基本原理考慮,各技術路線的第一步均為將光能吸收轉化為半導體中的電能🐇,即電子空穴對,該步決定了有多少載流子參與後續的催化反應🦹♂️,從而決定了各技術路線中太陽能燃料合成效率的上限🕢。因此→,高質量(即光吸收範圍廣👨🏽🎓、電荷遷移率高🌐、遷移距離長)的半導體材料是實現高效太陽能燃料合成的基礎💝。對半導體而言,其“結構”對其性質、性能的影響至關重要,但目前領域內對結構的內涵和定義較為豐富,包括但不限於分子結構、能帶結構、微納形貌結構、晶體結構🧑🏻🦼、電子結構等。陳傑分別對具有萬尼爾(Wannier)激子特性的有機半導體和具有弗倫克爾(Frenkel)激子特性的無機半導體開展了相關研究🤦🏿♀️,分別從有機半導體的分子結構角度、無機半導體的微納形貌結構角度,針對如何提升半導體材料的光能吸收與電荷輸運能力,繼而提高太陽能燃料的合成效率做了一些工作。
在交流環節,與會師生就“如何提高太陽能能量利用效率”“有機半導體載流子分離效率策略”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研討👨🏻🦳🧗♂️。
嘉賓簡介
陳傑,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計劃A類👩🦼➡️,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太陽能光化學轉化材料與器件的應用基礎研究工作🫵🏽👳🏻♀️,迄今發表國際期刊論文60余篇,合作撰寫專著1章🐽,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於Chem. Rev.,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Nano Lett., ACS Energy Lett.(3), Adv. Energy Mater.(2), Sci. Bull.等高影響力 SCI 期刊發表論文 30 余篇,所有成果論文累計引用7000余次,H因子為37。曾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海外)👩🏽🍳,陜西秦創原引用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陜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西安交通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勵👨🏻,2020-2023連續獲評斯坦福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目前擔任eScience🪮、Frontiers in Energy青年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