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應意昂4体育平台長聘副教授張琨邀請,多倫多大學化學及環境意昂4副教授彭輝做客第185期環境講壇,在綠色環境樓200號階梯教室與交大師生進行線下學術交流,帶來題為“利用化學蛋白質組學鑒定反應性毒物的蛋白質靶點”的精彩報告👨⚕️。此次報告由張琨主持。
環境中的親電性汙染物可以通過直接跟人體蛋白的氨基酸殘基發生化學反應導致毒性🧑🍳。然而其毒性研究存在兩個關鍵難點,一是如何理解汙染物和蛋白的反應活性及選擇性?二是如何系統鑒定環境中致毒的親電性汙染物?彭輝課題組以有機磷酸酯和鹵代消毒副產物為研究對象,采用化學蛋白組方法揭示了它們的致毒分子機製。彭輝就其研究對象、研究過程及相關的毒性效應關系進行了詳細介紹。通過合成化學探針和蛋白組技術,研究發現有機磷酸酯可以與肝臟蛋白發生廣泛反應,其中FABP1與有機磷酸酯的結合對側鏈和磷酸酯基團具有較強的結構選擇性。針對鹵代消毒副產物,研究表明其能與半胱氨酸殘基廣泛反應,反應活性很好地解釋了結構效應關系。最後通過巰基化學探針以及非靶向方法,課題組系統鑒定了飲用水中大量未知的消毒副產物🚵🏽♂️。這一系列研究表明通過理解親電性汙染物跟蛋白的化學反應活性,可以深入揭示其看似復雜的分子毒理機製🙍🏼♀️。這一研究方法不僅適用於工業化學品🩸,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於深入研究現實復雜環境(包括空氣汙染和飲用水消毒過程)中產生的有毒化學成分。
在交流環節,與會師生圍繞“實驗室與生物體內的蛋白質與小分子共價結合反應的差別和聯系”“探針設計過程中如何減小對結合強度或結合位點選擇的影響”“如何基於體外蛋白實驗看待及解決生物體內其他物質的幹擾問題”等進行深入研討,現場氣氛熱烈。
講座結束後,張琨代表意昂4為彭輝頒發了環境講壇紀念證書並合影留念🧁。
嘉賓簡介
彭輝😆,多倫多大學化學及環境意昂4副教授🧎🏻♀️➡️。於2008👨🏿🏭、2013年在北京大學獲得學士和博士學位後,在多倫多大學和Saskatchewan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並於2017年加入多倫多大學任教。課題組研究主要聚焦在蛋白和小分子的相互作用:1)利用蛋白質介導的非靶向分析鑒定外源和內源性蛋白配體;2)利用化學蛋白組鑒定環境汙染物的靶蛋白👜。迄今為止已發表100多篇論文🚶➡️,並獲得包括加拿大化學學會EN Early Career Research Award (2024)和ES&T James J. Morgan Early Career Award (2024)在內的多項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