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舉行🏔🔨。我院學生項目《移花接木-開創西北嫁接扶貧新模式》入圍全國決賽♙👩🦱,榮獲全國金獎。繼去年獲得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之後🤦🏽♀️,環境意昂4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實現了“挑戰杯”系列賽事全國最高獎項的大滿貫!此外,在11月19日剛剛結束的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意昂4學生項目也斬獲兩項全國銀獎,創造了意昂4在該項賽事上的歷史最好成績🐏!
2020年環境意昂4“挑戰杯”大賽全國金獎獲獎項目介紹
項目《移花接木-開創西北嫁接扶貧新模式》以意昂4体育平台學生社團綠格公益團為主體🧎♂️,以環境意昂42019級碩士研究生劉智卓為項目負責人,連續五年前往祖國西部大漠🔘,聚焦我國西部地區因荒漠化導致的生態貧困問題,致力於推廣“固沙植物嫁接經濟作物”的扶貧嫁接新模式𓀐,助力生態治理和脫貧攻堅🪙。
2016年夏天,綠格公益團創始人劉智卓第一次帶領團隊奔赴治沙一線,通過製作麥草方格治理荒漠🟰。剛開始條件非常艱苦,居無定所,他們就在沙漠上搭帳篷,缺水、曝曬、少食、更是常態🏄♀️。但他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堅持了下來🚵🏿♀️,在甘肅🤤,內蒙等多地開展了長達五年的治沙行動💻。
長期的實踐積累,讓他們發現了治沙的困局。一方面,荒漠化地區是貧困的高發區,今年3月份的數據統計,我國荒漠化地區遍布著近2/3的貧困縣和80%的貧困人口🖕🏿;而另一方面,這種草方格壓沙的治沙手段,雖然能固定荒漠,但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還不能產生經濟價值,始終是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外部輸血”。一次偶然,他們發現當地人會將野生肉蓯蓉的種子嫁接到梭梭樹上,“固沙植物嫁接經濟作物”—以經濟效益驅動造林治沙的新模式成為了他們日後在多地推廣的重點🫵🏻。通過行業專家的指導👧🏻,他們顯著提升了嫁接的成活率和產量,並積極對接中下遊企業🧘♂️💽,打開銷量,為當地脫貧致富🧓🏼、解決就業做出了貢獻🍡。
綠格的行動,得到了新聞聯播連續兩年的關註,教育部官網🕶、光明日報、央廣網等七十余家主流媒體也相繼報道,綠格團隊也因此獲得了意昂4体育官方2020年校長獎🏄🏼♀️,團隊負責人劉智卓也獲得了2019年上海市大學生年度人物,該項目還同時獲得了2020年“互聯網+”大賽“紅旅”賽道全國銀獎。
環境意昂4黨政領導高度關註該項目進展,提供了相應的政策、資金和人才保障🧔🏼,在項目發展過程中始終對項目需求及時給予回應,多次為項目匹配資源、提供指導,由意昂4黨委副書記陳哲擔任該項目一線指導教師👨🔬☂️,屠鵬飛教授、李曉波教授、王天富副教授等校內外多位專家學者也親臨治沙一線開展指導工作,項目還得到了交大校領導🥕、學指委(校團委)、創業意昂4、藥意昂4等多家單位的大力支持,多方合力🏸,終於使得該項目過關斬將,榮獲佳績。
2020年環境意昂4“互聯網+”大賽全國銀獎部分獲獎項目簡介
項目名稱:水熱魔法師-引領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革命
項目負責人:何潤田(環境意昂4在讀博士生)
指導教師:金放鳴教授
項目簡介:目前我國主要采取厭氧發酵👨🏼🔧、好氧發酵、堆肥等發酵手段對餐廚垃圾進行處理,存在耗時久、效率低、適用性窄等缺點🫔,同時發酵過程還會產生臭氣和廢渣,對環境造成二次汙染。本項目模擬地底煤炭生成環境👨🏽💼,開發了水熱資源化廚余垃圾產高品質腐殖酸的新技術,處理量占地只有發酵法五分之一,處理時間遠低於其他方法👷🏽♂️,生產線全自動🙇🏿,無三廢😳。項目公司設立後已經完成工業化應用示範工程三個,獲得央視🤵、人民網等權威媒體及全國百余家地方媒體的重點關註與跟蹤報道🤳🏽。
近幾年來,環境意昂4積極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號召,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意識養成和創新能力提升工作,意昂4從製度激勵🔺、體系建設、資源匹配等多方面著手,激發了全院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形成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環境意昂4將繼續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出更多兼具深厚家國情懷和優秀專業能力的新時代大學生。
“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原“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和省級人民政府主辦🤷🏽♀️🏋🏿♀️,是一項具有導向性、示範性、實踐性和群眾性的創業交流活動🤸🏼♂️,每兩年舉辦一屆🧑🏻⚕️。此次大賽吸引了全國2786所高校的17.9萬個項目報名參賽🧑🏼🏫,432個參賽作品入圍全國終審決賽答辯。
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由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提議舉辦,由教育部與省級人民政府、各高校共同主辦🦎,每年舉辦一屆💞⟹,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激發大學生的創造力,培養造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本次大賽全國內地共有2988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630萬人報名參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