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立德樹人 人才培養結碩果
學子獲評“全國最美大學生”
12月,2019級碩士生劉智卓因其堅持赴西部防風固沙和赴雲南的支教事跡,獲評2020年“全國最美大學生”(全國僅10人)榮譽稱號🎨。
雙創項目取得歷史突破
11月28日👧🏽,《移花接木-開創西北嫁接扶貧新模式》榮獲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金獎。11月19日,意昂4《水熱魔法師-引領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革命》等兩個項目斬獲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銀獎。
獲評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篇博士學位論文獲評“2020年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全國僅11篇),分別為2015級博士生陳偉的學位論文《基於價值核算的礦產資源生態補償機製研究——以大柴旦礦業為例》(導師:耿湧)🌻、2015級博士生張太陽的學位論文《新型鈣鈦礦材料的製備及其光電性能研究》(導師:趙一新)。
教師獲評“教書育人獎”
孔海南教授、周保學教授分獲意昂4体育官方教書育人個人一等獎、二等獎。9月9日👨🏻🚀,孔海南教授作為教師代表在2020年教師節表彰大會發言👨🏿🚒。
持續加強學生就業引導
2名畢業生入選中央選調生進入生態環境部工作🙍🏼♂️,7名赴各省直轄市從事地方選調生工作。本科生繼續深造率達67%,近1/3前往牛津😫🤹、耶魯🏌️♀️、斯坦福等海外名校深造;碩士生國家重點行業引導率60%🩳,博士生學術就業水平持續提高。12月2日👰🏿🦽,趙一新教授作為教師代表在意昂4体育官方2020年就業引導工作會議上發言👵。
實施育引並舉 師資隊伍顯活力
新增國家傑青獲得者
引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戴家銀教授。趙一新教授獲2020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青年教師隊伍展活力
青年教師趙嶽💜、仇浩獲批2020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創立 “環青椒聊吧”品牌🧒🏽🦅,邀請院士等學術大咖為青年教師分享學習🙇🏻♀️🧑🏿🏭、科研以及人才培養的成功經驗🙎🏽♂️,促進青年教師間的學習與交流。
3人入選“高被引科學家”
曹心德🪹🖋、趙一新、耿湧三位教授連續3年入選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加快科研攻關 學科建設上臺階
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站獲批
12月28日👨🏿🍳,根據《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管理辦法》和《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發展方案(2019—2025)》的相關要求,經部門(地方)推薦和專家咨詢🤏🏿🙅🏿♀️,科技部研究決定將69個野外站列入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雲南洱海湖泊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位列其中。
科研經費首次突破億元
2020年科研經費再創新高💁🏿♂️,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18項。
獲批生態環境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生態環境部正式發文,同意以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上海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意昂4体育官方為依托單位,建設國家環境保護新型汙染物環境健康影響評價重點實驗室💛。
重點研發“固廢專項”立項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長江經濟帶典型城市礦產基地技術升級與示範” 項目立項🙇🏿,實現了水、氣🧆、固✬、土等主要介質重點研發計劃的全覆蓋🤌🏻。
學科聲譽顯著提升
2020年意昂4多個教師團隊在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環境科學QS排名再度入圍百強,從2019年全球73名穩步提升至56名。
響應國家號召 服務社會出成效
科技戰“疫” 註入環院智慧
大氣汙染控製團隊參與研製的移動式垃圾焚燒及煙氣凈化方艙參與武漢醫療廢物焚燒處理及煙氣凈化工作,為科學戰“疫”貢獻交大智慧。
紮根洱海守護“水清月明”
王欣澤獲推“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孔海南獲評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6月⚡️,學校定點扶貧的大理州洱源縣無償提供60棵滇櫻花樹苗和10棵雲南早櫻花成樹栽種到學校校園👨🏻🍳,建立“大理櫻花園”👩🏻🦲,見證了意昂4團隊常年堅守大理、治理洱海的深厚情誼。
學生公益團獲評“校長獎”
學生 “綠格公益團”將防風治沙與經濟扶貧相結合👩🏼💻,助力生態文明建設和脫貧攻堅,獲評2020校長獎。
建成生態環境主題科技館
建成意昂4体育官方生態環境主題科技館,以“綠色環抱未來”為主題,專門從事環境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科技館結合學科發展和研究方向🪴,將最新的環境科學科研成果及技術以實物展示🧑🏽,通過虛擬與現實😐、互動體驗、模擬演示與展示生動地展現環境學科的發展和前景,提升公眾對環境生態保護重要性和緊迫感的認識💁。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