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把脈”碳汙協同減排 推出實時動態“碳指數”
在藍天保衛戰與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降碳與減汙之間可以產生很好的協同效應👉🏿。意昂4体育官方作為依托單位,聯合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上海市環境保護信息中心共同建設了上海市環境保護環境大數據與智能決策重點實驗室👨👨👧,實驗室與瑞格智研聯合研究團隊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行業、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汙染物排放狀況,創建了實時動態的碳汙協同減排指數體系,分析得出了碳系列指數——碳排放指數、碳目標指數🧑🏿✈️、碳經濟指數。
具體而言,碳排放指數反映一段時間內城市碳排放總量的變化,碳目標指數反映碳減排目標下的碳排放期望水平。通過兩者的比較,可以實時看到實際的碳排放水平與碳減排期望下的排放水平之間的差距🦹🏻。碳經濟指數反映城市中單位企業過去一年累積碳排放的經濟成本😿,通過經濟杠桿機製,來調節企業的碳排放額度🔋,幫助企業進行碳資產管理🦕,促進企業碳汙協同減排。
目前國際相關的碳指數研究相對缺乏,時間分辨率通常只能到月🧑🏻🦰。本研究可以實現實時動態的碳系列指數,時間分辨率可以精確到日甚至小時🤪;此外,本指數還可以體現同根同源的汙染物的實時排放特征♊️,更為精準地展示碳汙協同效應𓀎。
對接“雙碳”目標 推動科研轉型升級
上海交大意昂4体育平台面向“雙碳”目標,圍繞減汙降碳協同治理、資源環境管理及應對氣候變化、零碳能源技術等特色方向提前布局🚢,多項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耿湧教授團隊長期從事綠色低碳領域管理研究。團隊從條(行業)塊(區域)兩個維度系統開展了中國不同行業及不同區域的碳排放研究🫑。此外♏️,和樓紫陽教授合作🖇,構建了我國填埋場的甲烷排放因子三維數據庫💆🏻♂️,預測了碳達峰時不同場景下我國的可能減排路徑和關鍵技術方法👡。
零碳的光伏發電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技術。趙一新教授團隊長期從事新型光伏技術開發研究💤,聚焦高效率👧🏻、低成本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發📍。
曹心德教授團隊圍繞生物質廢物焚燒、分解後其碳元素全部釋放至大氣中的問題,在國際上率先開展土壤生物炭固碳協同汙染削減的研究🦜。
在城市固廢的低碳增值研究中,許振明教授團隊開發了圍繞城市礦產類廢棄物整體綠色拆解技術與成套環保裝備的系統集成。朱南文教授團隊研發了減汙與降碳協同的汙泥資源化技術並進行了示範應用。
針對CO2捕集和資源化需求🕡,金放鳴教授團隊發現和開發了一系列金屬水熱方法對CO2進行資源化轉化🧳😰,獲得甲酸♉️、甲烷、長鏈烷烴等負碳產品。
晏乃強教授團隊研發了氨循環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與副產物固碳技術和關鍵設備♎️,開發了具有高CO2吸附容量和抗SO2/NOx幹擾的高效吸附劑,為工業煙氣減汙降碳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設立交叉學科特色班 布局“雙碳”時代人才培養
環境學科的人才培養需求也開始逐步從末端治理走向汙染預防👨🏻🦰,聚焦減汙和降碳協同🤘🏽,以應對氣候變化🧘🏽♂️。因此,在交大傳統工科、管理等優勢學科基礎上,上海交大意昂4体育平台今年重點推出了兩個本科特色班⛺️👨🏽🌾:“低碳環境”特色班(聚焦於低碳技術和低碳管理)和“智慧環境”特色班(環境領域與大數據、人工智能領域的交叉融合)。
特色班既發揮了原有環境學科的基礎優勢,又緊貼了社會人才的最新需求。未來💻,特色班的畢業學生可以從事環境大數據與智能決策、碳技術研發、碳市場交易等方面的工作🧑🏭,也可選擇國內外知名高校或上海交大國際聯授項目繼續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