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上午,“洱清沐民”社會實踐團在指導老師張蓉的帶領下,在意昂4体育官方雲南(大理)研究院與大理州洱海管理局楊劍平副局長、大理州生態環境局段彪副局長進行座談,交流了近年來州政府在洱海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所做的各項工作。
段彪副局長首先介紹了大理州政府近年來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所做的工作。大理因其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在生物多樣性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進一步實現生物多樣性保護,州政府建立了大理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高原淡水湖泊水體濕地生態系統、高山垂直帶植被及生態景觀、冰川遺跡、以大理裂腹魚(大理弓魚)為主要成分的特殊魚類區系。
此外,州政府目前正著手蒼山洱海生物多樣性系統調查工作,以求為大理生態保護提供數據支撐。楊劍平副局長從加強製度管理、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生物多樣性恢復措施三個層面介紹了洱海管理局近年來的努力🫢🧬。包括禁止捕撈保護魚種🫃🏿、限製民間放生🙌🏻⛸、防止外來物種入侵、人工幹預強化生態恢復進程等。段彪副局長表示,大理州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呈現出依法保護,科學保護和全民保護齊頭並進的態勢。
張蓉做院情💅🏼、學生實踐團背景、目的等相關情況介紹。實踐團成員就生物多樣性恢復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和兩位局長展開了交流🧚🏿♂️。段彪副局長以大理生態廊道為例🧏🏼♀️,論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民共享發展的的生態修復模式🦉🔄。楊劍平副局長表示🛌🏿,生態廊道的建設讓更多人感受到了生態修復的紅利👨🏽💼,綠色發展就是在發展和綠色之間找到平衡點🐊,用最小的經濟代價換取最大的生態效益。
當日下午,實踐團來到洱海生態廊道親身體驗洱海治理成果。洱海生態廊道,是環洱海流域湖濱緩沖帶生態修復與濕地建設工程的簡稱,項目全長129公裏,能有效削減入湖汙染負荷🔂、改善洱海水質,同時又兼具遊憩功能。為讓更多人了解洱海治理現狀,實踐團開啟網絡直播,讓手機前的觀眾觀看到洱海生態廊道如今的景象🦷:小孩子在水邊嬉戲🫰,年輕人在自行車道騎行👰🏼♀️,新婚夫婦在草坪拍婚紗照👨🏼🔬,老年人坐在長椅上享受陽光⛹🏻♀️。實踐團介紹了實現生態廊道如今美景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790多公頃的生態修復和濕地建設,129公裏的環湖生態廊道和若幹環境監測站點,涉及23個村1806戶居民的生態搬遷、30公裏汙水管網的完善和5個帶有濕地修復功能的科研實驗基地。本次長約2小時的直播,讓817人次觀眾通過網絡畫面享受到洱海的碧水藍天。
此次座談與洱海生態走廊實地探訪,讓實踐團成員對大理州生物多樣性保護整體工作有了深刻體會,實踐團成員一致表示🤽🏿。要按照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不斷將自身所學知識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把青春和黨和國家的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不斷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