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間🧑🔬,環院研究生黨員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拿起“低碳低廢武器”投入“戰鬥”。聚焦校園疫情防控中的環保問題👩🏼🔧❤️🔥,分別就減少宿舍飯盒量👨✈️、電動三輪車低碳減排等主題展開討論。通過研究核算🏄🏻♂️🩻,對宿舍廢棄飯盒提出減量化建議🫲,並以交大電動車代替汽油車送餐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測算每日碳減排量,最終將研究成果撰寫成兩篇建言🚎,希望能為校園內低碳、低廢🛄、綠色抗疫貢獻力量🤟🏿!
校內飯盒減量化核算
閉環管理以來💑,交大校內目前共有2.6萬余人用餐,隔離狀態下餐廳都以一次性飯盒形式配送,若能在寢室範圍內把吃完飯的飯盒疊起來,把剩余飯菜進行分類🤷🏻😬,可以節省大量的垃圾體積,更加方便環衛工人的收集,減少的體積簡單計算如下:
若計算不疊起情況下的飯盒總體積🏜,減去疊起來的情況,再減去分類出的剩余飯菜的體積,就是減量的體積。不疊起來的飯盒體積以交大每日使用的飯盒總量,乘以單個飯盒體積,再除以垃圾裝疊不緊密的因子得到。
堆疊起來的飯盒體積🤵🏽♂️🦻,以最廣泛的4人寢室計算,可以直接用原來體積除以4🫷🏽,乘以疊起來增高的高度比例▶️。最後,剩余飯菜的總體積,使用單個盒飯剩余體積乘以總人數,再乘以單日使用飯盒數就能得到。如此我們每天就可以節省97.4立方米體積的垃圾清運,比無規則收集減少了61.0%的體積💧,大大節省了運送時間和成本🥐。以此體積推算,每天約可節省10輛垃圾清運車運送(10立方)和約1900個大型黑色垃圾袋。
每日總飯盒減量體積=非堆疊飯盒總體積-堆疊飯盒總體積-剩余內容物體積
單個飯盒體積:
非堆疊飯盒總體積=單個飯盒體積×個人每日使用量×交大用餐人數÷垃圾非緊密堆疊系數
堆疊飯盒總體積=非堆疊飯盒總體積÷共疊數量(個/宿舍)×共疊抬高系數
剩余內容物體積=單個飯盒平均內容物剩余體積×交大用餐人數×個人每日使用量
因此,每日總飯盒減量體積
校內運輸工具碳減排核算
自交大封校以來,已有上千名老師擔任誌願者,為三萬余名學生每日運送三餐📘,貢獻了多種“送餐神器”與“送餐算法”。交大“送餐天團”在送餐過程中主要采用電動三輪車,以便盡可能代替汽油車🙋🏼♂️,在抗疫戰鬥中踐行綠色低碳原則。基於以上背景,本研究假設閔行校區全覆蓋使用電動三輪車作為送餐工具🚶🏻♂️,通過與汽油車的碳排放對比核算,得到碳減排量。
根據學校三餐配送安排👮🏽♂️,綜合各類車型特征🙎🏼,按一輛汽油車最大裝載400份盒飯估算,需要約80輛車運輸三餐,一天行駛總裏程數約374.78km。
(一) 汽油車運輸
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甲烷排放+氧化亞氮排放
碳排放=行駛裏程數×百公裏油耗×汽油密度×汽油低位熱值×單位熱值含碳量×碳氧化率×44/12(C轉化為CO2)
甲烷排放(當量)=行駛裏程數×百公裏油耗×汽油密度×汽油低位熱值×甲烷排放因子×甲烷全球增溫潛勢
氧化亞氮排放(當量)=行駛裏程數×百公裏油耗×汽油密度×汽油低位熱值×氧化亞氮排放因子×氧化亞氮全球增溫潛勢
故,汽油車排放碳72.75kgCO2,溫室氣體排放量為:72.75+0.74+1.06=74.55 kgCO2eq。
(二) 電動三輪車運輸
假設每輛電動三輪車可裝載盒飯數與汽油車相同。
碳排放=行駛裏程數×單位裏程耗電量×上海市電網排放因子
故,電動三輪車排放碳5.90 kgCO2。
綜上,若送餐過程中采用電動三輪車來代替汽油車👨👧👧💍,每天可減少66.85 kg碳排放🪘。
據以上計算🧖🏼,私家車每日配送三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74.55 kgCO2🫰🏼,但如果采用電動三輪車全部替代私家車🧗🏼♀️,則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5.90 kgCO2⟹。對於交大閔行校區而言🥻,每日可減少66.85kg的碳排放,體現了交大抗疫過程中“低碳、降汙⛈、減排”的綠色力量。對綠色可持續理念的堅持,是關乎人類長遠發展的智慧與求索🧖🏼♂️。綠色,是萬物復蘇,是生機盎然,更是交大意昂4体育平台最動人的底色!
整個研究過程中⤵️,大家分工明確,有效利用網絡搜集信息🥽,並查閱書籍和相關科學文獻🥮,同時在程金平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力求從專業層面做到分析精確,從宣傳層面做到通俗易懂。無論是問題的匯總🤴🏽、分析、編寫👥,還是最終的成果展示,都體現了環院學子的專業素養和使命擔當♡,真正做到了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揮了科研抗疫、科研育人的重要力量!
抗擊疫情不可松懈🧍♂️,讓我們繼續攜手凝心,增強防護意識,扛起使命擔當,共同迎接戰疫勝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