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概況
2020年獲生態環境部批準👩🏿🎨🧑🏻🦯,依托意昂4体育官方、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和上海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聯合建設,以新汙染物為對象,面向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和領域前沿,開展危害識別-毒性效應-健康風險-幹預策略等研究🤼♂️,揭示新汙染物環境與生態相互作用的行為特征🚴🏿♂️,發展基於健康風險的前瞻性新汙染物防控理論與方法🤕,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基礎與技術支持✷。
主要研究方向
1. 新汙染物識別及預警技術研究
2. 新汙染物生物毒性及生態風險研究
3. 新汙染物人體暴露途徑及健康影響研究
4. 新汙染物削減技術和健康風險幹預策略研究
實驗室領導班子
沈根祥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新汙染物治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長期從事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和新型汙染物生態危害效應與風險防控研究。
申哲民 長聘教授
意昂4体育平台長聘教授、博導💠▫️,國家環境基準委員會委員、國家疏浚工程中心特聘專家🦧、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獲得者。主要從事環境化學和生態毒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學🔥。2012年獲得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
肖萍 主任醫師
上海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中國衛生監督協會化妝品科學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上海市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衛生毒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長期從事環境汙染物以及日用化學品毒理學安全性檢驗和評價工作,曾獲上海市衛生系統第十屆“銀蛇獎”提名獎💇🏽♂️、全國三八紅旗手🌠、“揚子江杯”第四屆上海市醫務青年管理十傑。
代表性科研成果:
有機汙染物毒性削減與環境行為智慧預測
有機汙染物具有種類多🏎、難降解、毒性大等特點,對生態系統及人類健康構成潛在風險🍮。氧化和吸附方法對有機汙染物的去除具有良好的效果,本重點實驗室明確有機汙染物在氧化和吸附過程中的內部影響因素及去除規律🍭,可為新生或缺乏實驗數據的有機汙染物的汙染防控提供科學依據🚺。
環境新汙染物的檢測方法建立及人群研究
環境中新汙染物對人類健康產生潛在不良影響,本重點實驗室建立同時測定尿液中有機磷阻燃劑和有機磷農藥的檢測方法;評估孕期全氟化合物暴露對嬰兒神經發育的影響及甲狀腺激素的潛在中介作用,為評價新汙染物的環境健康風險提供科學依據🧜🏻🧗🏼。
高通量高內涵毒性篩選體系建立與應用
化學品毒性效應篩查在環境化學物質風險評估和管控中起著重要作用,本重點實驗室建立基於典型模式生物的高通量在體毒性效應評估體系,系統篩查不同類型環境化學品及實際環境復雜樣品的發育毒性效應潛能並明確毒性靶點與機製,為化學品環境風險評價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新型全氟化合物環境行為和毒性效應
隨著傳統全氟化合物(PFOA和PFOS)的限用/禁用🍨,大量新型PFAS作為替代品被開發、使用並排放至環境🙂↕️,進而進入人體,危害健康。本重點實驗室構建新型PFASs非靶向/痕量靶向分析方法,實現復雜環境介質中未知PFASs的篩查識別和痕量檢測,同時開展動物暴露實驗,明確典型PFASs對小鼠毒性效應和毒性機製⏭,為其風險評價提供重要科學依據📠。
禽畜糞便及廚余垃圾共堆肥過程中新汙染物賦存特征及去除機製
好氧堆肥是一種高效的有機垃圾處理方式,但因耗時過長,且有機垃圾中抗生素及抗性基因等新汙染物在好氧堆肥產品的農業化利用中存在潛在汙染風險,該技術的進一步普及和發展受到極大限製。本重點實驗室建立快速好氧堆肥系統🔸,明確有機垃圾中多種新汙染物在快速好氧堆肥過程中的賦存特征及變化規律,解析抗生素的降解動力學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去除及反彈機製🛥🐂,評價快速堆肥體系的可行性及應用前景⚓️。
環境新汙染物暴露負荷與健康風險評估
各類新汙染物廣泛用於工業和商業消費品中,且分布在室內灰塵、水🐎🛝、空氣等環境介質中。本重點實驗室通過模型分析🧏🏽♂️、體外急性毒性實驗和暴露評估等明確幾種新汙染物的環境分布、毒性效應和人群暴露風險☝🏿,並提出膳食建議等,為進一步揭示新汙染物暴露負荷情況與常見疾病的關聯奠定科學基礎🏂🏽,也為新汙染物的環境管理和控製提供重要參考。